关键词: 医学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网络课程 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 针对当前医学教育状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核心,设计多种教学模块,优化学科资源,构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维、增加学生专业信息量、促进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以就业为导向 教学实践
摘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技能结合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优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授课内容,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就业实践相结合,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未来的工作,对于"学以致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
摘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将来面临的社会工作之一就是指导人群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学生的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环节,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将开放性实践活动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教学中,优化了课程体系,充分发了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开拓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营养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形成性评价
摘要: 目的:评价翻转课堂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1班48名学生为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组,2班49名学生为翻转课堂组。TBL组采用TBL与形成性评价,翻转课堂组采用翻转课堂与形成性评价。通过统一考试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组间数据行t检验、Wilcoxon检验、卡方检验;对翻转课堂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翻转课堂组学生实验成绩[(9.21±1.14)分]和期末成绩[(66.76±4.53)分]明显高于TBL组学生实验成绩[(8.31±1.01)分]和期末成绩[(61.31±4.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P=0.004;t=5.45,P=0.003);翻转课堂组总评成绩优良情况好于TBL组(u=21.36,P=0.002);翻转课堂组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r=0.960,P=0.000)。问卷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给自身各方面带来积极影响的满意度,均高于TBL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活跃性和交流能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研究生培养
摘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领域,是主要研究营养素与相关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探索营养与相关疾病的关系。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教学特点,分析分子生物学技能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 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摘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本文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实验教学过程中细节的促教作用以及实践教学走出课堂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实践教学 改革 措施
摘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在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力度予以改革。本文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摘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实践中,通过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开展理论与实验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如开展以专题形式重组教学内容、课程部分章节选用PBL教学、优化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等,同时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来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验探究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有效教学
摘要: 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实验探究式的有效教学策略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技能,更加符合现代医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