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乳腺增生
肝郁
调肝理气
疏通乳络
中医药治疗
周仲瑛
临床经验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预测核心中药组合治疗乳腺增生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整理周仲瑛教授诊治乳腺增生的门诊电子病历,对纳入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及挖掘核心中药组合。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核心中药组合治疗乳腺增生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145例患者、386首处方和270味中药。频次统计分析发现周仲瑛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用药性味以寒、苦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获得核心中药组合为香附-柴胡-夏枯草。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核心中药组合的活性成分37个,治疗乳腺增生的潜在作用靶点122个。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确定了10个核心靶点,包括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雌激素受体1(ESR1)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发现,核心中药组合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PI3K-Akt、Ras、EGFR等信号通路作用于乳腺增生,并与癌症中的中心碳代谢和蛋白聚糖等途径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SR1、SRC、AKT1与β-谷甾醇,ESR1与木犀草素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及稳定性。结论周仲瑛教授辨治乳腺增生时抓住“肝郁”的本质,治法以调理肝气,疏通乳络为主,兼以清火、化痰、行瘀。核心中药组合香附-柴胡-夏枯草的主要成分以木犀草素、β-谷甾醇为代表,作用于AKT1、ESR1等靶点,通过PI3K-Akt、Ras、EGFR以及癌症相关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