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三物黄芩汤
结直肠癌
靶点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物黄芩汤治疗结直肠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TCMID、TCMMesh数据库筛选三物黄芩汤的组成中药的有效化合物及对应靶蛋白。利用Cytoscape3.7.2构建三物黄芩汤有效化合物-靶蛋白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81个候选化合物,包含了槲皮黄酮、木犀草素、汉黄芩素、黄芩黄素、芒柄花黄素、β-谷固醇类、豆甾醇等有效组分;181个靶点,关键靶点是AKT1、TP53、IL6、VEGFA、JUN、CASP3、EGFR等;共收集生物过程162个,此过程涵盖了多个方面,例如细胞信号转导、促进细胞增殖与抵抗凋亡的机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免疫系统的响应、蛋白质分解作用、新血管的生成,以及转录和翻译等生物学过程。结论:三物黄芩汤中的槲皮黄酮、木犀草素、汉黄芩素、黄芩黄素等有效组分与靶点(TP53、VEGFA、CASP3、EGFR、JUN、IL6、AKT1等等)产生作用,对直肠癌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加速其凋亡,对肿瘤血管进行调节,促进免疫反应,对肿瘤相关炎症(CRI)等生物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改变肿瘤微环境,发挥其抗肿瘤价值,抑制肿瘤相关性炎症(CRI)等生物过程,影响肿瘤微环境,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