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风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类风湿关节炎
摘要: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了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青风藤主要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得活性成分所对应的药物靶点,再通过GeneCards, DisGeNET,OMIM数据库得到RA疾病的靶点.利用Venny 2.1.0平台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10.0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青风藤主要活性成分6种,对应的药物靶点268个,RA疾病的靶点5 706个,青风藤药物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交集靶点178个;NR3C1,AKT1,SRC,PPARG,JUN为青风藤抗RA的关键靶点蛋白;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和环状核苷酸第二信使、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腺苷酸环化酶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肽基丝氨酸磷酸化等;细胞成分主要包括突触前膜的组成部分、突触前膜固有成分、膜筏、膜微区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儿茶酚胺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影响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通路等;主要活性成分(β-谷甾醇、拉兹马宁碱、木香内脂、青藤碱、左旋千金藤啶碱)与核心靶点(NR3C1,AKT1,SRC,PPARG,JUN)对接较稳定.青风藤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细胞周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来治疗RA,这是一个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