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瑶药
黑老虎
三萜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探讨瑶药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Lem.)***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技术对黑老虎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黑老虎成分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和MalaCards数据库挖掘RA相关靶点,进而筛选黑老虎作用于RA的靶点;制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取其交集,并通过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MTT试剂盒检测化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的释放情况,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从黑老虎中提取分离出6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ilaohuacid A(1),heilaohuacid G(2),seco-coccinic acid F(3),seco-coccinic acid G(4),schisandronic acid(5)和schisanlactone B(6)。MTT实验结果是化合物2,3,4,6能抑制RA-FLS细胞增殖,其IC50值为7.52~8.85μmol。6个化合物在浓度为10μmol和20μmol时均能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P<0.05,P<0.01)。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109个共同作用靶标,通过与691个RA疾病相关靶标进行交集映射,获得其干预RA靶标38个,主要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等。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得关键通路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化合物3在浓度为20μmol能上调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recombinant inhibitory subunit of NF kappa B-α,IκB-α)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预测瑶药黑老虎三萜成分治疗RA的作用机制,初步证实其可上调IκB-α蛋白的表达,为瑶药黑老虎治疗RA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