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病毒性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沙参麦冬汤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为沙参麦冬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获取沙参麦冬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再从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病毒性肺炎的相关基因靶点,得到活性成分与病毒性肺炎的共同靶点,然后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再通过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沙参麦冬汤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生物过程和相关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关键成分与靶点间的亲和力。结果:从TCMSP中共筛选到符合要求的沙参麦冬汤活性成分124个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248个,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中获取到病毒性肺炎的相关基因靶点524个,二者的交集靶点有75个;对75个交集靶点进行PPI网络分析,得到34个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提示,沙参麦冬汤可能是通过调控炎症和细胞活性等而发挥抗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沙参麦冬汤可能通过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锥虫病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沙参麦冬汤中槲皮苷、山柰酚、β-胡萝卜素、柚皮素、花生四烯酸、豆甾醇6种关键成分与病毒性肺炎的关键靶点,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白蛋白(albumin,ALB)、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motif)ligand 2,CCL2),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合能均小于-5 kJ/mol。结论:槲皮苷、山柰酚、β-胡萝卜素、柚皮素、花生四烯酸、豆甾醇可能是沙参麦冬汤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而TNF、IL-6、IL-1β、AKT1、ALB、CCL2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