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藏药堆孜阿龙散
抗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藏药堆孜阿龙散的主要成分,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寻找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HPLC-Q-Exactive-MS/MS技术分析并鉴定孜阿龙散的化学成分,上传至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靶点,然后利用GeneCard数据库筛选确定RA疾病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以及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从而研究堆孜阿龙散治疗RA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其核心成分与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分子离子峰和二级特征碎片离子,结合文献和Compound Discover等数据库,共鉴定了堆孜阿龙散57个成分;上传至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165个,RA疾病靶点5081个,导入韦恩图获得共同靶点10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140条通路(P<0.01),GO功能分析发现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有1341条,与细胞成分相关的有79条,与分子功能相关的有123条(P<0.01),构建了堆孜阿龙散“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堆孜阿龙散核心成分(quercetin、quercetin-3-β-D-glucoside、isorhamnetin 3-glucoside、chrysoeriol、rutin)与关键靶点(AKR1B1、PRKCA、VEGFA)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UHPLC-Q-Exactive-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揭示了藏药堆孜阿龙散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预测了其抗RA的潜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