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肌缺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配伍机制
PI3K-AKT信号通路
摘要:
芪参益气滴丸(QSYQ)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已有较好研究基础,但发挥治疗作用的配伍机制还有待深入解析,该文旨在探究QSYQ治疗心肌缺血的配伍机制。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获得该方吸收入血成分;利用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并筛选入血成分的靶标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心肌缺血相关的疾病蛋白;利用在线绘图软件Venny 2.1.0、STRING和Cytoscape 3.9.1得到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获得该方治疗心肌缺血的主要作用通路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基于“成分-靶点”“药材-通路”及“PI3K-AKT”特征通路分析配伍机制,并采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该文获得QSYQ吸收入血成分42个,成分靶点556个,疾病靶点1980个,核心靶点69个,核心成分15个;该方可通过调控MAPK1、RELA、SRC、JUN、STAT3等蛋白,作用于HIF-1、PI3K-AKT、Toll-like、MAPK、VEGF等信号通路来发挥心肌缺血治疗功效;“成分-靶点”与“药材-通路”互作网络图在靶点与通路层面初步阐释了该方4味中药的协同情况;PI3K-AKT特征通路表明,君药黄芪与臣药丹参可调控该途径中的大部分靶点,佐药三七在IL6、AKT蛋白协同黄芪与丹参,使药降香在AKT、RXRA蛋白起调和作用,诸药共同作用于AKT、RXRA、NFKB等蛋白协同调控细胞的存活,进而起到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分子对接表明氢键和疏水作用可能是其主要作用形式,也验证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结合能分布情况。该文从药材、成分、靶点、通路多维度解析该方的配伍内涵,为QSYQ作用机制及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