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逐风通痹汤
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逐风通痹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文献查询获得逐风通痹汤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从Genecard、DrugBank、OMIM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靶点,用Cytoscape 3.8.1构建逐风通痹汤-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在线使用Venny 2.1.0对逐风通痹汤靶点和缺血性脑卒中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和Cytoscape 3.8.1建立蛋白质的交互作用网络,以解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并找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和微生信对交集靶点展开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PyMOL程序和AutodockTools 1.5.7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处理和分子对接,以评估分子之间的结合能力。结果:共挖掘到逐风通痹汤158个活性成分和120个潜在靶点;与1676个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相互映射,找到交集靶点89个,核心成分主要包括油酸、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丹参酮等,PPI网络分析筛选出19个核心靶点,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A)、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等。推测这些靶点可能为逐风通痹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靶点,GO富集分析分别富集在85个生物过程、87个细胞组分和89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5-羟色胺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逐风通痹汤中的豆甾醇、丹参酮可作为主要活性物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较强。结论:逐风通痹汤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后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