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臭灵丹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探寻云南特色中药材臭灵丹草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效应物质基础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国知网、万方、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臭灵丹草的中药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COVID-19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Metascape富集分析预测核心模块和作用机制。将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3-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酶(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3CLPr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挖掘出臭灵丹草中43种化学成分、285个药物靶点,COVID-19相关疾病靶点475个,二者的交集靶点有29个,主要化学成分有3个。关键靶点涉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白细胞介素-1B、一氧化氮合酶3、白细胞介素-13、C反应蛋白等。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条目78个,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反应、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48条信号通路,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乙型肝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发现槲皮素、臭灵丹酸、β-谷甾醇、柽柳素、臭灵丹二醇、洋艾素、金腰乙素、冬青酸等与3CLPro和ACE2均形成氢键作用,并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臭灵丹草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等对COVID-19发挥潜在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