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特异性皮炎
绿原酸
TNF信号通路
机制
摘要: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治疗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利用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和筛选出CGA的相应作用靶点。从DisGeNET、OMIM和GendCards数据库中收集并筛选出与AD相应的靶点。采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获取CGA和AD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将PPI网络图通过Cytoscape3.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CytoNCA插件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DAVID平台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探讨CGA治疗AD的关键途经,并用分子对接评估CGA与核心靶点结合亲和力。建立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构建AD模型,通过皮炎评分、脾脏指数、病理染色和RT-qPCR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结果共筛选出了CGA的241个靶点和AD的1450个靶点,将两者做交集,共获得69个交集靶点。其中,通过PPI网络拓扑分析确定了13个核心靶点,关键靶点包括MMP9、HSP90AA1、HRAS、NOS2和RHOA,分子对接表明CGA与这些核心靶点结合较强。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TNF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VEGF信号通路等交集靶点均显著富集。体内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GA能有效降低小鼠表皮厚度、皮炎评分以及脾脏指数。RT-qPCR结果显示,CGA可明显降低MMP9和HSP90AA1 mRNA的表达,减少TN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NF-α、TNFR1和AKT1的表达。结论CGA可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来有效改善AD症状,为后续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