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桑葚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桑葚在防治酒精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我们首先使用了TCMSP和BAT-MAN数据库来获得桑葚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来预测这些成分可能作用的生物靶标;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与酒精性肝炎相关的靶点,并找到了与桑葚活性成分相关的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了蛋白质互作的网络图以及“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图;采用了R语言进行了靶点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Tools-1.5.6和Pymol软件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20种活性成分和861个有效靶点,这些靶点与461个酒精性肝炎相关的疾病靶点有119个交集,基于KEGG富集分析的结果,我们确定了四个核心靶点:IL-1B、IL-6、SOD2和CYP2E1。结论 研究表明,桑葚对于由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显著防治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如槲皮素、桑色素、白藜芦醇和蜕皮激素等。这些成分通过作用于多个关键分子靶点,如IL-1B、IL-6、SOD2和CYP2E1,有效调控了TNFα信号途径、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通过这些途径,能够减轻炎症反应,调整脂质代谢,并优化免疫功能,从而保护肝脏免受酒精的伤害。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桑葚防治酒精性肝炎的潜在机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