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颈椎病
桃仁-红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治疗颈椎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等数据库筛选桃仁-红花的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颈椎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软件筛选“药物-疾病”共同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部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28个活性成分、499个药物靶点、5093个疾病靶点,获得312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桃仁-红花药对主要调控外源性刺激反应、激酶活性等发挥治疗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桃仁-红花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来改善颈椎病相关症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质素、木樨草素、槲皮素与TP53、SRC、PIK3CA结合能良好。结论:桃仁-红花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有效改善颈椎病症状,PI3KAkt等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途径,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