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党参
慢性咽炎
数据挖掘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探讨党参治疗慢性咽炎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党参的临床应用及中药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运用SPSS Modeler和Python 3.7软件对治疗慢性咽炎且含有党参的方剂从性味归经、常用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党参治疗慢性咽炎的分子机制,并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运用AutoDock、PyMOL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用计算机分子模拟的方法验证“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共得到125首治疗慢性咽炎的含党参方剂,发现21味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得到40个高频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聚类组合,因子分析共提取到11个公因子。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党参的化学成分31个,38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65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与豆甾醇的结合活性最强。结论:党参通过调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CASP3、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等靶点,干预EB病毒感染、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发挥对慢性咽炎的治疗作用,为后续研究及党参的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