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丹蛭降糖胶囊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及相关文献获得丹蛭降糖胶囊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使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靶点基因名;检索GeneCards、OMIM及TTD数据库获得DN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0构建韦恩图,获得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Hubba插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丹蛭降糖胶囊活性成分26个,对应靶点267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获得853个DN相关靶点,与丹蛭降糖胶囊活性成分靶点的交集靶点109个,核心靶点包括EGFR、TP53、IL6等。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丹蛭降糖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松弛素信号通路,以及参与酶结合、细胞凋亡、增殖及调控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丹蛭降糖胶囊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结构稳定,结合活性良好。其中木犀草素与EGFR结合能最低。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可通过多途径发挥治疗DN的作用,能够调控以TNF、STAT3、VGEFA、IL6等关键靶基因为中心的分子网络,调节AGE-RAGE、胰岛素抵抗、松弛素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肾组织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