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直肠癌
土茯苓
机制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分析土茯苓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并检测土茯苓核心成分豆甾醇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土茯苓的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点,在数据库Gene cards、OMIM查找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构建“药物-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对于核心组分与结直肠癌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之间互作网络(PPI),完成GO、KEGG的富集分析。利用GEPIA和TIMER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在泛癌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以及与免疫细胞浸润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针对主要化合物和核心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其结合能。使用MTT实验检测土茯苓核心成分豆甾醇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将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作为筛选标准,最后筛选出土茯苓的活性化合物共有15种,作用靶点有369个;将高相关性作为标准,筛选出与结直肠癌高度关联的靶点一共有10418个,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共同靶点一共有264个。GO富集分析包含1004条,KEGG富集分析包含142条。发现CASP3在结直肠癌和泛癌中皆为高表达,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且CASP3与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对接结合能显示有较好的对接活性,MTT实验结果显示土茯苓核心成分豆甾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结论土茯苓可能通过靶向调节CASP3通路从而抑制结直肠癌。土茯苓核心成分豆甾醇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