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牛膝
强直性脊柱炎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解析牛膝单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得到牛膝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搜索得到牛膝活性成分相对应的靶点,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来收集AS相关靶点。借助Venny 2.1取得药物组分治疗疾病的交集靶点,即为牛膝治疗AS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生成牛膝治疗AS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网站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再应用AutoDock Vina将Degree排名前三与牛膝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对接打分选取部分结合力较强的靶基因,利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 基于数据库筛选牛膝潜在活性化合物有8个,去除重复项后药物靶点共计212个。包括IL6、TNF、IL1B、PTGS2、VEGFA、CXCL8蛋白等。筛选数据库共计得到疾病靶点2 624个。而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交集靶点共91个。通过KEGG富集分析得到97条与AS相关的通路。这些通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类是免疫系统的调控,包括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KB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第二类是炎症反应的调节,例如脂肪因子通路和AK/STAT通路;第三类是骨代谢的调控,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TNF通路以及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结论 牛膝可能在免疫炎症、骨代谢相关通路来治疗AS,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AS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