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
术后加速康复
分子对接模拟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阅读文献筛选补阳还五汤中可被人体吸收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检索“疼痛,术后(Pain,Postoperative)、炎性疼痛(Inflammatory Pain)、下腰痛(Low Back Pain)、骨痛(Bone Pain)”,将获取的疾病基因靶点与补阳还五汤的靶点取交集,预测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靶点基因。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微生信”网站进行靶点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活性成分-靶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TCMSP和文献中筛选并去除重复后符合标准的活性成分70个、靶点292个,通过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共检索到有关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靶点共609个。将补阳还五汤靶点和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靶点利用Venny网站取交集后得到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靶点70个。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显示,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黄芩素、山柰酚为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主要活性成分,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ase Synthase 2,PTGS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AKT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为预测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关键靶点。KEGG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与其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及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细胞分化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黄芩素、山柰酚与关键靶点PTGS2、AKT1、TGFB1、MMP9、TNF均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是通过调控AGE-RAGE及Th17细胞分化通路影响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因子表达、营养水平及细胞凋亡,发挥对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其中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黄芩素、山柰酚是主要活性成分,PTGS2、AKT1、TGFB1、MMP9、TNF可能为关键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