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鹿茸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网络药理
摘要: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细胞试验,探究鹿茸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TCM)、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文献检索数据库对鹿茸主要成分进行收集,随后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Drugbank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等数据库获得成分预测靶点和OP疾病靶点,交集后确定鹿茸抗OP关键核心靶点;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中Clue GO插件和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并构建多层次网络图,分析拓扑参数;利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同时应用成骨细胞(MC3T3-E1)进一步验证鹿茸抗OP作用和网络药理学所得结果。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文献检索,最终确定鹿茸成分58个,预测成分靶点1331个,OP疾病靶点106个,筛选出SRC、IL6、TNF和PTGS2等鹿茸抗OP核心靶点33个;其主要参与流体剪切应力的细胞反应和药物跨膜转运等4个生物学过程;调控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和雌激素信号等7类41条KEGG通路发挥作用;细胞试验验证了鹿茸具有很好的抗OP活性;分子对接和q-PCR验证了鹿茸抗OP作用机制。本研究明确了鹿茸多成分及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下一步其抗OP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