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程氏萆薢分清饮
网络药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程氏萆薢分清饮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该制剂的成分进行筛选,包括川萆薢、石菖蒲、车前子、黄柏、白术、茯苓、丹参和莲子心的有效成分和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进行目标筛选,并将其与局部目标进行交叉,将常用的基因目标引入STRING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最终利用Cytoscape 3.9.1进行可视化,以筛选出核心基因靶点。在David平台上,进行了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9.1构建了成分-目标-路径网络图,最终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了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程氏萆薢分清饮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为beta-谷甾醇、槲皮素、丹参酮IIA以及木犀草素等,这些成分可能对AS产生显著的影响。其潜在基因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e,JUN)、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一氧化氮合酶2(Nitric Oxide Synthase 2,NOS2)等。流体剪切应力与AS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通路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通路等,为其影响AS的重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薯蓣皂苷元和丹参酮IIA与β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 Beta 2,ADRB2)和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等关键靶点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且结合构象较好,约89%低于–7.5 kcal/mol,且多数对接优于阿托伐他汀。结论:本项研究初步探讨程氏萆薢分清饮多靶点、多途径防治AS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临床与药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