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大黄
白及
三七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索大黄-白及-三七在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大黄、白及、三七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同时从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中搜集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相关的靶点。利用Venn图找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Cytoscape 3.10.1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平台完成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验证则采用AutoDock Tools 1.5.6和PyMoL 2.4.0软件。结果:共获得大黄-白及-三七的有效成分32个,预测到523个潜在靶点,获得1011个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靶点,得到中药-疾病交集基因149个。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有2,3,4,7-四甲氧基菲、泽兰黄醇、槲皮素、3-(对羟基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甘草素等,主要通过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等关键靶点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Ras相关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的作用。分子对接发现活性成分2,3,4,7-四甲氧基菲、槲皮素与靶点SRC结合活性高且稳定。结论:大黄-白及-三七可能通过槲皮素、甘草素等成分,SRC等靶点和PI3K-Akt等通路协同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