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大阳旦汤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大阳旦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作为关键词在GEO中查找符合要求的数据集,并通过Perl软件、R软件获取差异基因,绘制热图及火山图。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大阳旦汤有效活性成分,下载活性成分靶基因,获取非小细胞肺癌与大阳旦汤交集靶点,使用Venny 2.1进行韦恩图绘制,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中药复方调控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关作用网络,使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构建KEGG关系网络,使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取非小细胞肺癌差异基因2861个,其中上调基因1313个、下调基因1548个;大阳旦汤有效活性成分165个,大阳旦汤靶基因224个。二者的交集基因有54个,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等。大阳旦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化学成分有126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刺芒柄花素等。通过KEGG富集分析获得相关通路88条,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有7条,包括槲皮素–PTGS2、槲皮素–EGFR、槲皮素–IL–6、槲皮素–MMP9、刺芒柄花素–ESR1、刺芒柄花素–PTGS2及山柰酚–PTGS2。结论:大阳旦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能通过槲皮素、刺芒柄花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2、ESR1等关键靶点,影响TNF、IL–17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