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广藿香油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抗菌
摘要:
目的:建立广藿香油的气相色谱法(GC)指纹图谱,结合体外抗菌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广藿香油抗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构建18批广藿香油的指纹图谱并标定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对广藿香油进行分类,并开展体外抗菌实验,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共有峰组间主要差异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分析广藿香油抗菌的靶点和对应通路。结果:GC指纹图谱研究结合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批广藿香油分为2类,即市售广藿香油和自提广藿香油,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自提广藿香油对6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而市售广藿香油抑菌活性低;OPLSDA显示,广藿香油抑菌效果组间主要差异成分有2个,即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2个成分主要通过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1(Akt1)、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β肽(PIK3C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络氨酸激酶受体2(ERBB2),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菌作用。结论:建立的广藿香油G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筛选的2个活性成分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可作为广藿香油抗菌的质量标志物,为广藿香油的质量控制和抗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