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蜀葵
非药用部位
多糖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首先分析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进行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评价,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蜀葵根多糖中改善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物质和分子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黄蜀葵根多糖,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盐酸洛哌丁胺(10 mg·kg^(-1))诱导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粪便含水率和小肠推进率两个指标评价其治疗便秘的治疗作用;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变化以及闭锁小带蛋白-1(ZO-l)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利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AQP3、AQP4、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黄蜀葵根多糖治疗STC的潜在核心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索其分子机制。结果黄蜀葵根多糖能增加小鼠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P<0.01),抑制AQP3、AQP4、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P<0.01,P<0.001)。同时,黄蜀葵根多糖高剂量组可保护结肠屏障的完整性并显著上调便秘小鼠结肠组织ZO-1和claudin-1蛋白表达。此外,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鼠李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主要作用于STAT3、JUN、CASP3、HSP90AA1、VEGFA和IL-1β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改善便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蜀葵根多糖干预可显著降低便秘小鼠结肠组织的CASP3、VEGFA和IL-1β3蛋白表达量。结论黄蜀葵根多糖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专利已授权ZL202310894613.3),有望促进黄蜀葵非药用部位的资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