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手段。方法:调整优化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及内容。结果: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中药药理实验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血清药理学 评价
摘要: 中药及其复方药理学研究逐渐采用了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这成为一种新思路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就血清药理学在相关研究中的背景、方法学探讨、优势与问题等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独特的价值及其在中药和复方药理研究当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活血祛瘀药 中药药理学 血管皮瓣 静脉回流
摘要: 自1992年Masquelet等和1994年Hasegawa等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1/3和足踝部创面的成功经验以来,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术后皮瓣肿胀、瘀血等静脉并发症并不少见。笔者自2003年1月~2008年3月对30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采用三抗(抗痉挛、抗血栓、抗感染)配合活血祛瘀中药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协同疗效,并与术后单用三抗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药 毒性 中药药理学
摘要: 中药毒性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到中医药进一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壁垒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药毒性理论和当前中药毒性事件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解析,提出"科学、辩证看待中药毒性"的观点,旨在启发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思考中医药,推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苍术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综述 中药药理学
摘要: 阐述了苍术中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苍术中的水溶性多糖具有肠免疫调节作用,苍术挥发油中的成分具有降血压、利尿、促进胃排空和抗炎等作用。指出了苍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中药血清药理学
摘要: 目的评价清肺口服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活性。方法采用MTT法,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组,观察清肺口服液及不同给药方式对RSV的拮抗作用。结果清肺口服液具有明显抗RSV的作用,与利巴韦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肺口服液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病毒吸附或增殖。结论清肺口服液可以通过不同环节拮抗RSV病毒,是治疗RSV感染的有效复方制剂。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中药药理学》理论课教学 影响
摘要: 为了解PBL教学模式对《中药药理学》学习的影响。本文作者对施行PBL教学模式前后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对座谈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发现,调查问卷各项在施行PBL教学模式后(课后)的百分比都显著高于施行PBL教学模式前的百分比,而且课后总分也显著高于课前总分。所有座谈者都对PBL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由此得出结论:PBL教学模式对学生中药药理学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石膏 药理作用 微量元素 中药药理学
摘要: 石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0)。石膏性大寒,味甘辛,有透表解肌之力,具有清热泻水、除烦止渴等功效,是最常见的矿物性中药之一,
关键词: 中药学 广东药学院 重点学科 学科带头人 硕士生导师 药用植物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药理学
摘要: 中药学科属于一级学科,中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本学科由赵越教授、朱盛山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9人,高级实验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学科门类涵盖了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药学等中药学的主干学科。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理学 血清 实验方法
摘要: 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其细胞分子水平的药理研究受限。既往通常将粗提物直接添加于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中进行药理学观察,但某些非药理干扰难以解决,导致体内、外实验结果和临床疗效不符。以整体动物口饲灌胃给药后采集的含药血清作用于培养细胞的血清药理学方法,客观模拟了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不但能反映中药(母体药物)及其可能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还能反映由药物诱导机体内源性成分所产生的作用,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现将该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