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蓝蓟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 薄层鉴别
摘要: 目的:对维药蓝蓟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别进行鉴定研究。结果:非腺毛、纤维、花粉粒、黏液细胞都可作为蓝蓟的显微鉴别特征。薄层鉴别表明蓝蓟茎、叶、花中含有相同的化合物,未见左旋紫草素。结论:这些特征可为维药蓝蓟的生药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药学 色谱法 中药质量分析 中药安全性评价
摘要: 中药质量与安全性控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论述生药学、色谱法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现状,力求"源于传统,优于传统",以期建立起一整套安全、可控、关联药效的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中药质量。
关键词: 藏药 甘扎嘎日 本草考证 生药学
摘要: 各地藏医所用甘扎嘎日药材不尽相同,常以悬钩子属(Rubus)多种植物作为甘扎嘎日入药,据考证,其中正品甘扎嘎日的原植物应为悬钩子属植物秀丽莓(Rubus amabilis Focke)、红泡刺藤(Rbus niveus Thunb.)和库页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a Leveille)。在此通过甘扎嘎日3种正品药材的生药学比较研究,为悬钩子属这3种植物作为甘扎嘎日入药或相互替代用药的合理性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五皮草 蛇含委陵菜 生药学研究
摘要: 目的:对五皮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五皮草为蔷薇科植物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定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密花香薷 生药学 鉴别
摘要: 目的对密花香薷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对密花香薷原植物进行鉴定,并对其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观察密花香薷的茎叶和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对密花香薷水提液和醇提液化学成分进行理化鉴别及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密花香薷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密花香薷的水、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75%、3.20%。结论密花香薷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均有明显的鉴别特点,为密花香薷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忍冬属 长花忍冬 生药学
摘要: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滇产忍冬属植物长花忍冬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对长花忍冬进行生药学的初研。结果长花忍冬生药学特征明显,与忍冬存在差异,化学成分与忍冬相似。结论为扩大滇产山银花类药材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新品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关键词: 香鳞毛蕨 生药学 鉴别 总间苯三酚 含量测定
摘要: 目的:建立新疆产香鳞毛蕨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评价其质量,为该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水分、灰分、浸出物、薄层鉴别和总间苯三酚含量测定等研究方法。结果新疆香鳞毛蕨的根茎横切面有分体中柱3-7个,周韧型。粉末黄棕色,孢子囊环带,薄壁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含淀粉粒;管胞孔纹、梯纹。3批香鳞毛蕨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分别为9.46%-10.22%、8.46%-9.52%、2.89%-3.56%、24.53%-32.33%,总间苯三酚含量为5.16%-8.10%,RSD=7.14%。结论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香鳞毛蕨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欧绵马 生药学 鉴别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维药材欧绵马的生药学特征,为该药材的鉴别、质量标准制定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对欧绵马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欧绵马根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髓心四周有大型维管束8-12个,周韧型;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粉末:棕色,管胞具孔纹或梯纹,薄壁细胞间隙含棕色物质、淀粉粒和小腺毛。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欧绵马药材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关键词: 生药学 课堂教学 问题与对策
摘要: 主要就生药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促进生药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生药学优秀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生药学 教学方法 主动学习
摘要: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主动学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生药学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对在生药学教学中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总结出重视首讲、生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和网络课堂建设、加强互动及时沟通、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药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