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巴戟天 生药学鉴定 薄层色谱法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巴戟天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采用基源、性状、显微、薄层等鉴别方法。结果巴戟天原植物为藤状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全缘,托叶鞘状;头状花序排列于枝端,花冠白色;根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根横切面皮层外侧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粉末中可见石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的薄壁细胞、导管和木栓细胞。不同产地巴戟天的薄层鉴别有所不同。结论巴戟天的鉴别特征明显、稳定,可作为药材鉴别的依据。
关键词: 木棉花 显微形态 生药学
摘要: 目的:研究木棉花的显微特征。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木棉花各部位的显微构造与粉末特征。结果:木棉花花萼横切面有分泌腔,花萼内表面密布簇生柔毛;花瓣上下表皮被有星状毛;花柱横切面呈五角形;粉末中有非腺毛、花粉粒、草酸钙簇晶等。结论:以上显微鉴别特征可为木棉花的鉴别提供依据。
关键词: 药学服务能力 培养方法 高职药学生
摘要: 我国药学的工作模式正逐步从以药品生产及供应为核心的传统工作模式向药学服务工作模式转变,而药学服务能力的培养是药学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高校必须改变药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以适应药学工作模式的改变和社会的需求。本文旨在讨论高职药学生药物服务能力的培养方法,构建培养药学服务能力的基本模式,以期提高药学生对药学工作模式的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药学专门人才。
关键词: 毛蕊花 生药学研究
摘要: 目的:对毛蕊花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毛蕊花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叶金花属 生药学研究 广西
摘要: 目的:对广西"玉叶金花属"植物八种玉叶金花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八种玉叶金花在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3个角度看,八种玉叶金花均可作为玉叶金花提供药用。
关键词: 菊花 加工方法 生药学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摘要: 菊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我国菊花资源丰富.提取并开发利用其中重要的功效成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四大名菊”的道地性、加工方法、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金银花 生药学 鉴别
摘要: 目的对金银花进行生药学鉴定,为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鉴定方法。结果金银花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性。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金银花的生药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车前子 伪品 柴胡 果实 性状 显微 薄层色谱
摘要: 目的:对新出现的车前子伪品柴胡果实进行了生药鉴别,并与正品车前子进行了比较。方法:应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车前子及其伪品—柴胡果实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伪品作了进一步的确证。结果:二者在性状、显微特征上均有明显区别,伪品与柴胡对照药材和对照用柴胡果实薄层色谱基本一致。结论:该伪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干燥果实,不能作车前子使用。
关键词: 灰岩香茶菜 淡黄香茶菜 生药学研究
摘要: 目的:对云南两种香茶菜属植物灰岩香茶菜与淡黄香茶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两种香茶菜属植物根的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其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生药学实验课 实践
摘要: 在进行了2年的生药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作者主要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其进行一个总结,希望能为将来更好的实施双语教学做好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