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牛耳枫 中药标准完善 植物分类学 原植物形态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摘要: 目的:研究民族药牛耳枫的生药鉴定特征,以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应用植物分类学、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对牛耳枫进行研究。结果:对牛耳枫的生药学鉴定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并认为果实具宿萼,表面被白粉;叶上、下表皮均具含晶细胞,且叶下表面多见乳头状突起,是牛耳枫药材的主要鉴别特征。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牛耳枫的鉴别及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白芷 生药学鉴别 药物研究
摘要: 目的:对香白芷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香白芷进行鉴别。结果:香白芷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叶片二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苞片披针形,花白色;药材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断面皮部、木部明显,黄棕色;根横切面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糊化的淀粉粒,韧皮部有分泌道散在;药材粉末中可见淀粉粒、石细胞、木栓细胞和网纹导管等。结论:实验结果理想可靠,可以作为香白芷基原、性状和显微鉴别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民族药 玉葡萄根 生药学 鉴别
摘要: 通过对玉葡萄根与茎的横切面、显微鉴别以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实验对比,以期将该植物的茎作为新的用药部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石上柏 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对石上柏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药材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甘松 翼首草 原植物 性状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 藏药
摘要: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甘松、翼首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
关键词: 鸡眼草 显微鉴别 山柰酚 含量测定
摘要: 目的:建立民间用药鸡眼草的质量标准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叶、茎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鉴别鸡眼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山柰酚,色谱柱: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63∶37);检测波长:370 nm。结果:在叶、茎横切面显微图可见乳汁管和韧皮纤维束。在粉末显微图中,可见非腺毛、晶纤维束等。采用HPLC法测定鸡眼草中山柰酚的含量,稳定性良好,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良好,每1 g鸡眼草中山柰酚含量为0.046~0.049 mg。结论:鸡眼草的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明显,对该生药鉴别具有重要意义。HPLC法可用于测定鸡眼草中山柰酚的含量。
关键词: 紫花大叶柴胡 生药学研究 柴胡皂苷d
摘要: 目的对伞形科植物紫花大叶柴胡(*** *** Shan et ***)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从宏观(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和微观(显微组织)结构对紫花大叶柴胡鉴别特征进行研究;采用HPLC法对其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紫花大叶柴胡根的横切面组织结构显微特征及粉末中木栓细胞、纤维、导管、油室碎片及条状分泌物、薄壁细胞等特征;其有效活性成分柴胡皂苷d含量为0.5%。结论确定了紫花大叶柴胡的生药学鉴定特征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该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山麦冬 吉祥草 外观性状 显微结构特征
摘要: 目的为山麦冬与吉祥草的鉴别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应用药材形态鉴别、显微鉴别法对山麦冬与吉祥草进行生物学鉴别。结果山麦冬和吉祥草的外观性状、显微结构特征和粉末特征均有区别。结论山麦冬与吉祥草在外观性状、显微结构特征方面的区别可作为两种植物的生药学鉴别依据。
关键词: 大枣 性状 显微 鉴定
摘要: 目的开展大枣生药学研究,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显微特征采用显微制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长椭圆形,表面红褐色,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肉质柔软,味甜,果核长纺锤形,砖红色;果皮表皮呈念珠状增厚,中果皮较厚,内含草酸钙簇晶、方晶和细小维管束;果皮超显微特征显示表面布满细小似干涸泥床的裂纹;叶片为典型等面叶结构。结论大枣外观性状与内部结构均显示有特殊的生药学特征,可为药材真伪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 分子生药学
摘要: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介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对参与式教学法在分子生药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归纳出应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