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枝列当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组织构造
摘要: 首次对列当属寄生性药用植物分枝列当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建立其性状及显微鉴定的标准。主要采用生药学的方法,观察分枝列当的性状特征、横切面以及粉末的显微鉴定要点,进行鉴别。分枝列当茎组织构造中最富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是茎中具有异常构造,其木质部呈环,两列环形木质部中包含有内涵韧皮部;其次,分枝列当的表皮被有腺毛。分枝列当粉末特征中最有鉴定意义的是网纹细胞和花粉粒。网纹细胞垂周壁呈点状增厚,平周壁呈网状增厚,木化;花粉粒类球形、椭圆形,外壁几近光滑,萌发孔不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从生药学角度鉴别分枝列当提供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生药学 高等教育 综合教学改革 即时评价
摘要: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医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通过一系列综合性教学改革尝试,即利用微信、QQ等网络媒体APP增加师生交流互动机会;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拓宽学生学习思路;改进成绩评价系统,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即时成绩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性教学改革成功地把学生课程学习的关注点从分数转移到学习本身,从保守的教科书学习转移到灵活的多渠道信息搜集与甄别、师生知识互动与批判性思考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为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药学人才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 整合 实验课程
摘要: 根据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特点,结合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设置,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效提高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药学 创新能力 教学探索
摘要: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高等学校都十分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生药学作为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通过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进课程评价方式举措,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当前的问题,继续深化生药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生药学 野外实践教学
摘要: 随着生药学科的发展,对野外实践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授课模式,难免会产生厌倦。一些理解性、形象性、实践性内容,仅凭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多媒体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则为生药学教学新模式之一翻转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白石脂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理化反应 傅里叶红外光谱
摘要: 目的:研究白石脂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反应和红外光谱。方法:利用数码照相机、生物显微镜、一般鉴别试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白石脂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反应和红外光谱进行鉴别研究。结果:白石脂色白、细腻,质地较硬;显微镜下可见晶体几无色,具微波状纹理;理化反应显示白石脂硫酸提取后溶液几无色至淡黄色,具铝盐化学反应特征;且红外光谱图特征明显。结论:本文所述方法适宜对白石脂进行生药学鉴别。
关键词: SPOC 翻转课堂 生药学 教学模式
摘要: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具有小众化、限制性、集约化等特点,能够促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代表MOOC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结合SPOC特点和高校教学改革实际需求,设计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生药学课程中实践,以期为高校应用SPOC提供借鉴,使MOOC得以广泛应用,促进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 紫丹参 传粉生态学 生药学 化学成分 种子萌发特性 栽培技术
摘要: 紫丹参为云南省习用药材,通过对其传粉生态学、生药学、化学成分、分布与生境、种子萌发特性与栽培技术进行综述,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紫丹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创业 课程教学 生药学 教学改革
摘要: 在全国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如何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的道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中《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课程内容的整合和优化,创新创业过程的递进式设置,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其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药学 高等学校
ISBN: (纸本)9787117279710
摘要: 本次编写将依据2012年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在专业定位、体系建设、内容安排上,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在保持和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融入,秉承“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的原则来构建教材体系,以促进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发展,满足培养特色中药人才的需求。同时,同步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本专业首套融合教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