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药学
ISBN: (纸本)9787122308771
摘要: 本分总论、各论及生态鉴定技能训练3部分,共收载318种,其中植物药275种,动物药33种,矿物药10种。书中涉及的理化鉴别及成分含量测定中使用的检测方法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15年版)。生药鉴定技能部分共设计了18个实验项目。
关键词: 生药学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主观能动性
摘要: 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进行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以期找到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又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的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 大花羊耳蒜 羊耳蒜属 兰科 石斛属 性状特征 显微鉴别 混淆品 生药学
摘要: 目的 对大花羊耳蒜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 采用生药鉴定方法研究大花羊耳蒜的基源、性状和显微特征。结果大花羊耳蒜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不同器官显微组织构造的鉴别特征明显。结论 可为大花羊耳蒜的质量标准制定、石斛混淆品的区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药学 混合式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互联网+
摘要: 结合"互联网+"时代校内外的教学条件和药学就业岗位的需求,对传统生药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建设实验教学网络资源数据库、调整实验教学项目、增加课外实践活动、设置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种"线上+线下学习,课内+课外实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对生药进行真伪优劣鉴定的能力。
关键词: 苗药 苦竹叶 淡竹叶 混淆 鉴别
摘要: 目的对苗药苦竹叶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以临床有混淆使用的淡竹叶作为对照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苦竹叶呈细长卷筒装,叶缘有细锯齿,味苦,上表皮偶见垂轴式气孔,长非腺毛较少且细,可见栅栏细胞碎片及导管,薄层色谱可见明显的牡荆素斑点;淡竹叶皱缩卷曲,叶片广披针形,下表面可见明显的长方形网格脉纹,全缘,味淡,残留有淡绿色草质茎。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苦竹叶快速鉴别的依据,也为区别淡竹叶提供参考,为苦竹叶进一步质量评价提供实验基础。
关键词: 短梗菝葜 质量分析 薯蓣皂苷元
摘要: 目的:对河南省不同产地短梗菝葜药材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石蜡切片、徒手切片、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短梗菝葜药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短梗菝葜药材粉末为浅土黄色,粉末中淀粉粒甚多;纤维、导管较多;偶见草酸钙针晶、晶鞘纤维和木栓细胞。根茎横切面最外侧为数层木栓化细胞,皮层可见众多根迹维管束和草酸钙针晶,木质部外侧常常具1个裂生式分泌腔。不同产地的短梗菝葜在与对照品薯蓣皂苷元、白藜芦醇薄层色谱相同的位置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建立了短梗菝葜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寻找新的药用资源、澄清品种及控制短梗菝葜药材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蔓茎堇菜 显微鉴定 生药学 理化鉴定
摘要: 目的对蔓茎堇菜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方法,对蔓茎堇菜的根、叶及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蔓茎堇菜叶上表皮气孔轴式为不等式;下表皮气孔多见直轴式,少数不等式。根横切面可见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无髓;根茎横切面维管束外侧散在大量草酸钙簇晶,可见内皮层,有髓,髓内散在大量草酸钙簇晶;叶栅栏组织细胞过主脉,海绵组织细胞形态较大,细胞间隙发达。粉末中非腺毛、导管、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多见。结论蔓茎堇菜生药学特征明显,可为其鉴定、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药学 实验教学 定量 设计改革
摘要: 在传统生药学实验基础上,优选出最基础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对可实现定量操作的实验内容,结合显微鉴定方法及紫外光谱、高效液相方法等鉴定技术进行定量的实验设计研究。从各类中药的生药学鉴定、理化鉴定、中成药中生药含量测定三个方面实现定量实验设计。这种由定性到定量的实验教学设计,在强化生药学基础实验基础上,让学生具备对生药质量"定量"控制及其品质评价的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 星毛冠盖藤 形态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摘要: 对广西产的肿瘤藤(星毛冠盖藤)药材进行研究,为编制肿瘤藤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广西肿瘤藤进行形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形态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为嫩枝、叶下面和花序均密被淡褐色或锈色柔毛;药材茎圆柱形、灰色或灰褐色;根锈色或褐色;枝、茎和根表面具较多纵皱纹或不规则沟槽。茎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茎的横断面可见皮部宽广、木部窄。老茎髓部中空,呈棕色。气微,味微苦。显微鉴别的结果显示,肿瘤藤茎叶细胞内或细胞间有较多棕色块状物质,多见草酸钙结晶,有各种形状的石细胞以及油细胞。理化鉴别的结果表明,肿瘤藤中含有鞣质或酚类、黄酮类、强心苷类、皂苷类、还原性糖和有机酸类等物质,没有检测出蒽醌类、生物碱类物质的存在。
关键词: 生药学 兴趣教学原则 问题
摘要: 生药学是学习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课,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传统课程讲授以教师为主,注重知识点讲解,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自主讨论,小组总结,解决问题,在生药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兴趣教学原则,综合多门课程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