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谷精草 生药学 鉴别
摘要: 目的研究完善中国药典收载的谷精草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实体镜观察谷精草表面形态特征,并借助透射显微镜观察其横切及粉末显微特征。结果谷精草的雄花、雌花外观特征显著,花茎横切面具特殊的气室等显微鉴别特征。结论本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鉴定谷精草。
关键词: 桑白皮 混伪品 构树 柘树 鉴别
摘要: 目的通过对桑白皮的混淆品构树和柘树根皮的生药学研究比较,为桑白皮的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通过对混淆品构树、柘树根皮的显微鉴别性状对比,为二者后续鉴别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生药学常用鉴别方法对构树、柘树根皮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构树、柘树根皮在性状鉴别特征和显微鉴别的茎横切面、粉末特征方面具有专属性。结论对构树、拓树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真实准确,鉴定结果可以作为桑白皮混淆品区分鉴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假茼蒿 生药学
摘要: 目的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分子生药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专业 教学探讨
摘要: 从《分子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思考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该门课程走向成熟。
关键词: 职业能力 中药鉴定技术 多元化教学
摘要: 探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的生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成。将教学内容的重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化三个方面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于生药学教学的独特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关键词: 青蒿素 疟疾患者 屠呦呦 生药学 北京医学院 中国本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摘要: 星成就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星故事小时候,屠呦呦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忙碌地医治病人的身影,同时也耳闻目睹了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心中不免幻想着自己长大后穿上白大褂给病人治病的模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大后探索中医药奥秘的种子在她的心里悄悄地发芽了。1951年,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在大
关键词: 万年蒿 生药学 显微鉴别
摘要: [目的]研究民族药万年蒿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对万年蒿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万年蒿的显微鉴别特征如下:茎横切面呈五边形,表皮为7层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壁细胞数列,排列疏松,棱角处机械组织发达;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类呈多角形,维管束棱角处发达;髓薄壁细胞大且发达,中心常呈空洞.[结论]确定了万年蒿的生药学特征.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生药学 教学改革
摘要: 根据专业需求,适当地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教授内容进行调整,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
关键词: 生药学 教学 改革
摘要: 生药学是一门应用植物学、动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理论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学科[1]。本学科为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目的。因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与课后活动等方面,探讨《生药学》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 酸枣根 显微结构 粉末
摘要: 目的探讨酸枣根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根粉末的生药学性状。方法根样品采收后迅速经F.A.A固定液处理,按照石蜡切片法制片,经番红-固绿双重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照相记录;根粉末,过60目筛,以水合氯醛透化,于光学数码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根部的皮层有含紫褐色物质的细胞环带,晶鞘纤维束环带,木质部较宽,占根的近4/5,细胞木化程度较高;具有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结论酸枣具有明显的旱生植物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