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达原饮
幽门螺杆菌阳性口疮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大鼠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达原饮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达原饮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Hp阳性口疮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0在线平台对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使用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运用Cytoscape3.7.1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标准Hp菌液灌胃联合冰醋酸灼烧口腔黏膜构建Hp阳性口疮大鼠模型并予达原饮干预,观察模型大鼠口腔、胃黏膜组织形态,检测核心靶点在大鼠血清及口腔、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经数据库检索和筛选得到达原饮治疗Hp阳性口疮靶点165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5,8,2'-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等,核心靶点有AKT1、IL6、TP53、TNF等。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达原饮治疗Hp阳性口疮主要集中于炎症反应相关通路。动物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和胃黏膜组织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5),口腔、胃黏膜组织Toll样受体4(TLR4)、NLRP3含量升高(P<0.05),口腔黏膜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原饮各剂量组大鼠口腔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血清IL-6、TNF-α及口腔、胃黏膜组织TLR4、NLRP3含量降低,口腔黏膜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达原饮可能通过下调TLR4、NF-κB水平调节Hp阳性口疮的炎症发展,改善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