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症
分子对接
白芍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策略预测中药白芍延缓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机制,为白芍防治AD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TCMSP数据库用于查询白芍的化学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查找AD相关蛋白靶点,分别将白芍和AD作用靶点,输入Venny 2.1.0网站,得到白芍与AD的交集靶点,并绘制Venny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下的Multiple proteins,绘制PPI网络图,再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_v3.6.0,分析度值,筛选出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和靶点,并输出为活性化合物-关键靶点网络图,后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网站,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andGenomes,KEGG)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白芍延缓AD的作用靶点。结果:从白芍中筛选出15个化学成分,交集靶点208个,GO和KEGG分析主要涉及到DNA和RNA缺陷、神经元功能障碍、病理性蛋白质聚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芍药苷(paeoniflorin,PF)、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AL)、儿茶素[(+)-catechin,CT]分别与HSP90AA1、SRC、EGFR结合活性较好。结论:白芍能够通过抑制Aβ蛋白的沉积及Tau蛋白的聚集、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保护神经元等达到延缓AD的作用,其潜在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白芍关键成分下调SRC、上调HSP90AA1以及下调EGFR实现,为白芍防治AD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