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虚劳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药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用药规律,研究核心中药组合防治CFS的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体内外实验和临床运用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防治虚劳的方剂并建立防治虚劳处方数据库,依托WPS软件对规范化数据进行使用频次统计,并对高频中药的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及复杂网络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和OMIM等数据库分别获取核心中药组合有效成分及CFS相关靶基因,利用R语言venn数据包取交集靶点后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核心药组有效成分-CFS交集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路,利用Cytoscape软件中CytoNCA插件筛选出核心药组有效成分可能防治CFS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数据包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药组有效成分-CFS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反向验证。结果:共筛选1259首处方,涉及505味中药,使用频次在40以上的有70种中药(高频中药),经统计发现高频中药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主要为肾经、脾经、肺经。高频中药关联规则显示“黄芪-甘草-当归-人参-茯苓”是具有强链接性的5味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可将高频中药聚为10类。复杂网络分析显示茯苓、人参、当归、甘草、黄芪居于核心地位。核心药物“黄芪-甘草-当归-人参-茯苓”与CFS的交集靶点有202个,其防治CFS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防治CFS的关键靶点有19个,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3、MAPK1、MAPK14、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主要作用通路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受体(核心靶点)与配体(核心药组有效成分)间结合性较好,其中山柰酚与MAPK14、槲皮素与MAPK3、柚皮素与MAPK1的结合性最强。结论: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并初步验证防治虚劳核心药组治疗CFS的潜在作用靶点与机制,为后续体内外实验及临床应用奠定了有效理论依据,为中药复方“古方今用”“异病同治”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