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养肝益水颗粒
高血压肾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养肝益水颗粒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平台中收集养肝益水颗粒组方的活性化合物和靶标。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得与人类相关的高血压肾病疾病靶点。以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作为治疗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筛选出治疗的核心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及结果可视化。最后,采用PyMol软件完成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71个养肝益水颗粒生物活性化合物,282个药物靶点,715个高血压肾病疾病靶点,28个交集靶点。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27个相关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养肝益水颗粒可能通过影响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等,在高血压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并绘制通路图。通过筛选得到5个核心基因和5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与核心基因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通路预测进行综合分析。养肝益水颗粒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复杂机制,其可能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达到减轻高血压肾损害的目的。相关临床研究也表明,养肝益水颗粒具有抗炎、减少尿蛋白的作用。本研究为养肝益水颗粒临床应用于高血压肾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