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加味活络效灵丹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上皮间质转化
摘要:
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加味活络效灵丹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可能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实验验证。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加味活络效灵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获取CRC的相关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DAVID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设置不同浓度加味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组分别处理HCT 116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各组HCT 116细胞增殖抑制情况,Transwell检测HCT 116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V-Myc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c-Myc),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加味活络效灵丹活性成分242个,CRC靶点1844个,CRC与加味活络效灵丹交集靶点127个,与CRC相关的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TNF、HIF-1、IL-17、Wnt等。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有较稳定的结合构象。CCK-8检测显示,加味活络效灵丹能显著抑制HCT 116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显示,随着加味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抑制HCT 116细胞的侵袭能力越明显;经含药血清处理后,β-catenin、cyclinD1、c-Myc、N-cadherin、vimentin、MMP2、MMP7、MMP9和TWIST蛋白表达受抑制,E-cadherin表达上调。结果表明,加味活络效灵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影响EMT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