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扶正感康丸
网络药理学
流行性感冒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扶正感康丸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扶正感康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NCBI数据库检索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行性感冒疾病基因,获取有效成分-疾病共同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再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其后,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进一步获取通路关键靶点,并结合BioGPS、DisGeNET、GeneCards网站获取关键靶点的组织定位、亚细胞分布的相关信息。结果:获得扶正感康丸6味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85个,与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交集靶点有41个,与乙型流行性感冒的交集靶点有106个,其中槲皮素、山柰酚等是核心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是甲型流行性感冒关键靶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IL-6等是乙型流行性感冒关键靶点。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显示,扶正感康丸主要参与细胞死亡的正调控、细胞分化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膜筏、膜侧等细胞组分,RNA聚合酶II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显示,扶正感康丸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主要参与了肿瘤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等通路;扶正感康丸治疗乙型流行性感冒主要参与了肿瘤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根据扶正感康丸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的靶点分布情况,推测免疫细胞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此类疾病中发挥较大作用。结论:扶正感康丸可以调节核因子-κB、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AKT1、TN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9、IL-10、IL-6等疾病靶点干预生物进程,从而治疗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