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力衰竭
泻肺利水方
网络药理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分子对接模拟
摘要:
目的探讨泻肺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鉴定泻肺利水方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药物靶点预测,并在GeneCards、DisGENET和TTD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药物成分与对应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鉴定泻肺利水方10个活性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泻肺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活性成分8个,所对应相关作用靶点160个,疾病相关靶点共收集到1305个,两者交集靶点51个,17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泻肺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蛋白结合、ATP结合、凋亡过程的负调控VEG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等途径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汉黄芩素与ESR1,毛蕊异黄酮与ESR1,以及槲皮素与AKT1、EGFR、IL2、ABCB1均显示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泻肺利水方可能通过作用于ESR1、AKT1、EGFR等靶点,通过多条通路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