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温经通络汤
腰椎管狭窄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生物信息学
摘要: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温经通络汤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温经通络汤的活性成分,并找到与之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预测LSS疾病靶点,绘制韦恩图,以取得温经通络汤治疗LSS的潜在靶点, 运用 Cytoscape3.9.0软件绘制温经通络汤治疗LSS的"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的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利用Cytoscape 3.9.软件中的MCC算法筛选出温经通络汤治疗LSS的核心靶点。通过 Autodock4及Pymol 2.2.0软件对核心靶点及与之关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91个温经通络汤的活性成分,234个与其作用的靶点,2280个LSS疾病相关的靶点,通过绘制韦恩图取交集,将交集结果确认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通过"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发现温经通络汤含有54种有效活性组分,且与 LSS之间关系紧密。通过MCC算法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TP53、IL6、CDKN1A、JUN、MYC、IL1B、CXCL8、IL1A、CCL2、IL10)。分子对接结果证实其核心靶点与具有相互作用的活性成分间具有稳定的结合性能,结合"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确定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汉黄芩素。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温经通络汤的核心活性成分及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LSS的作用机制,发现与抗炎、细胞衰老、凋亡、自噬、铁死亡等途径具有密切的关系,为温经通络汤下一步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