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分子机制
实验验证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潜在分子机制,并结合动物实验进行疗效和机制验证。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收集六君子汤的活性成分和药物靶点;通过PharmGkb、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CAG的相关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出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8.0软件制作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R软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造模16周后进行模型评价,随后用六君子汤干预4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变化,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Janus激酶1(JAK1)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53、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来验证六君子汤对CAG的影响。结果:筛出六君子汤活性成分125个,潜在靶点241个,CAG靶点377个,交集靶点48个,关键靶点涉及IL-1β、IL-6、TP53、BCL-2等,KEGG富集分析得出六君子汤治疗CAG涉及到了JAK/STAT、PI3K/Akt、HIF-1、IL-17等信号通路。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六君子汤组大鼠胃黏膜外观和病理形态均有所改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降低(P<0.05),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胃黏膜组织中JAK1、STAT3、BCL-2 mRNA表达降低(P<0.05),P5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JAK1、STAT3、P53蛋白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六君子汤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IL-6从而进一步抑制下游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随着该通路激活而抑制P53、Bcl-2因子表达,从而有效调控胃黏膜细胞凋亡,达到修复胃黏膜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