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芍藤方
干燥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炎症
小鼠
近交NOD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芍藤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活性成分、靶基因及信号通路,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探索芍藤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收集芍藤方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干燥综合征的靶基因,运用Venn获得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pac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疾病"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18只NOD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羟氯喹组,每组6只,另设6只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灌胃芍藤方2.3 g/kg,羟氯喹组灌胃羟氯喹60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去离子水,1次/d,连续灌胃4周。记录给药期间各组小鼠日常饮水量,采用HE染色观察颌下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17和TNF-α水平。结果获得芍藤方主要活性成分39个,干燥综合征1062个靶点,得到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64个,包括TNF、IL6、NCOA1、AKT1、TP53等。芍藤方治疗干燥综合征靶点主要影响对细菌的反应、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等生物过程,调控TNF-α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实验结果显示,中药组TNF-α、IL-17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芍藤方可通过调节IL-17、TNF-α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延缓颌下腺损伤,缓解干燥综合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