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止哮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哮喘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对止哮汤治疗哮喘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获取止哮汤各药味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结合,获得止哮汤治疗哮喘的共有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的PPI网络图,运用CytoNCA插件提取网络中的核心效应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核心效应靶点”的网络图,Metascape网站对核心效应靶点进行GO与KEGG功能的富集分析。分子对接由Autodock Vina软件完成。通过RT-PCR在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模型中检测止哮汤活性部位对16HBE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从数据库中筛选得到止哮汤187个活性成分及治疗哮喘的124个共有靶点。提取得到19个核心效应靶点,包含AKT1、EGFR、SRC、等。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止哮汤对氧化应激,蛋白质结合等分子过程,膜微域、膜筏等细胞组成,激素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产生影响。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55条通路,主要包括松弛素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Erb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异鼠李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止哮汤膜分离组分B能显著恢复16HBE细胞活力,RT-PCR试验结果表明,止哮汤膜分离组分B可以下调Akt1、Egfr、Src、Pi3k mRNA的表达,并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止哮汤可以通过下调关键蛋白的表达来抑制气道炎症,达到治疗哮喘的效果,为探索抗止哮汤治疗哮喘的机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