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杜仲
先兆流产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β-胡萝卜素
绿刺桐灵
山柰酚
丁香黄素
槲皮素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杜仲治疗先兆流产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报道补充筛选杜仲的活性成分,从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先兆流产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绘制平台获取共有靶点后,导入Cytoscope3.9.0软件和STRING在线分析平台,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结果共筛选得到包括β-胡萝卜素、绿刺桐灵、山柰酚、丁香黄素、槲皮素等16个杜仲潜在活性成分,通过预测得到的成分靶点387个,疾病靶点5287个,并得到共同靶点247个;经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及网络拓扑分析后,获取核心靶点10个,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酪氨酸蛋白激酶转化蛋白(SRC)、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SR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热休克蛋白HSP90-β(HSP90AB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GO富集到基因功能120个,KEGG富集到信号通路53条,分析结果表明,KEGG富集分析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癌症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构象。结论揭示了杜仲在预防先兆流产中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