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辣椒
心律失常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辣椒改善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方法:检索文献查找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辣椒活性化合物的靶点基因;借助Gene 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心律失常靶点信息;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的可视化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果:检索文献选出常见的5种辣椒碱(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和高辣椒碱),15个辣椒素类物质治疗心律失常核心靶点(AKT1, HSP90AA1, ESR1, STAT3, ERBB2, PRKCA, HIF1A, MMP9, GRIN2B, RAC1, SLC6A4, CNR1, CHRNA7, TRPV1, NR3C2)。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辣椒素改善心律失常通路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和高辣椒碱均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性较好,推测这些成分可能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活性成分。辣椒碱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HSP90AA1、ESR1、STAT3、ERBB2、PRKCA、HIF1A、MMP9、GRIN2B、RAC1、SLC6A4、CNR1、CHRNA7、TRPV1、NR3C2等关键靶点,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3条信号通路来改善心律失常,初步揭示辣椒改善心律失常的潜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