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丹葛解酲汤
网络药理学
酒精性肝病
动物实验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葛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可能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丹葛解酲汤的有效成分与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五个数据库检索ALD的相关基因。取药物靶点与疾病基因交集,筛选丹葛解酲汤治疗ALD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用R软件4.1.1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验证。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ALD大鼠模型,经丹葛解酲汤干预4周后,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KT、p-AKT1、PI3K、p-PI3K、HIF1A蛋白表达量。结果:预测丹葛解酲汤靶点276个,ALD相关基因2682个,丹葛解酲汤治疗ALD的靶点170个,筛选得到CCND1、FOS、AKT1、CREB1、TP53、MAPK3、MAPK14、JUN、MYC、BELA、NFKBIA为核心蛋白靶点。GO功能富集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HE染色结果显示ALD模型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排列紊乱,出现肝细胞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大量的脂滴空泡;与ALD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LD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AKT1、p-PI3K、HIF1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ALD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组织p-AKT1、p-PI3K、HIF1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丹葛解酲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ALD,该方可能通过上调p-AKT1、p-P13K、HIF1A的表达,进而起到治疗ALD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