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熊果酸
脑胶质母细胞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体外实验
机制
摘要: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uperPred数据库获取熊果酸活性作用靶点,同时采用GeneCards、DisGeNET、TTD和PharmGkb数据库结合两个GEO基因芯片库获取GBM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UA治疗GBM的核心靶点.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核心靶点在GBM患者组织与正常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并采用David数据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实现UA与重要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最后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UA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筛选出92个UA对应的靶点,获得7433个GBM靶点,合并后获得72个潜在靶点.PPI网络和拓扑分析结果表明,CCND1、EGFR、FOS、CASP3、HSP90AA1、IL6、CTNNB1、INS、RELA、VEGFA等10个核心靶标为核心靶点.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GBM组织中CASP3、CCND1、EGFR、FOS、IL-6和VEGFR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GO富集分析发现,UA治疗GBM与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膜筏、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等密切相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它涉及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体外实验结果表明,UA可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26.66μmol/***-qPCR和WB的结果表明,UA可以调节U251细胞中CASP3和CCN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UA可促进U251细胞CASP3 mRNA和蛋白的过表达,并抑制CCND1 mRNA和蛋白表达.总之,UA可以通过多种靶点和途径治疗胶质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