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马鞭草
肝纤维化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马鞭草治疗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马鞭草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SEA数据库预测相关蛋白靶点,从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HF靶点,通过venny2.1.0在线平台构建“中药-疾病”靶点韦恩图获取马鞭草与HF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3.8.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 e3.8.0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通过Matescape平台对马鞭草作用HF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PyMOL软件、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类药性筛选得到了12个活性成分、233个活性成分靶点,共收集到1546个HF靶点,马鞭草作用于HF的关键活性成分为quercetin、kaempferol、lute olin,马鞭草治疗HF的核心靶点可能是AKT1、TP53、EGFR、HSP90AA1、JUN、RELA。GO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过程富集结果为1695项,细胞组成富集结果为72项,分子功能富集结果为148项;KEGG通路富集分析富集到192条(P<0.01)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乙型肝炎通路、丙型肝炎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t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马鞭草中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均<-5 kcol·mol^(-1),表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准确。结论:马鞭草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肝纤维化相关的AKT1、TP53、EGFR、HSP90AA1、JUN、RELA等多个靶点,调控癌症通路,乙型肝炎通路、丙型肝炎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tk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通过抗炎、抗氧化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增殖等功能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