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卒中
胆固醇
预防医学
摘要:
目的分析宁德市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内综合干预项目”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干预项目系统共登记发病时间距住院时间在14d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713例,及完成12个月随访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78例纳入研究。LDL-C达标定义为≤1.8 mmol/L或降低50%。依据降脂治疗后是否达标分为LDL-C达标组442例和LDL-C不达标组12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LDL-C达标及降脂治疗的因素。结果LDL-C达标组患者的既往脑梗死发生率、头颈动脉狭窄检出率、12月随访时功能预后不良患者比例、降脂治疗率及家属护理占比均高于LDL-C未达标组,血脂异常检出率则明显低于LDL-C未达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工作状态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降脂治疗(OR=2.683,95%CI:1.945~3.703)、血脂异常(OR=0.758,95%CI:0.587~0.979)及功能预后不良(OR=1.393,95%CI:1.104~1.759),均是LDL-C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冠心病、VRFs数量及头颈动脉狭窄均是降脂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综合干预项目”能提高卒中二级预防LDL-C达标率,但达标率仍偏低。降脂治疗仍是LDL-C达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合并冠心病、头颈动脉狭窄及血管危险因素数量有助提高降脂治疗,与此相反,应当加强无以上相关因素的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血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