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摘要: 药物的最终价值取决于其药效动力学作用,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监测药理效应和临床效果,并且,临床治疗中所关心的真正内容是药物的疗效而不是药物的浓度,这就说明为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仅测定血药浓度是不够的。因此。
关键词: 红霉素 临床药理学
摘要: 红霉素(EM)为一普通窄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的临床药理和实验研究发现,它对不断增加的许多致病微生物和疾病常显示满意效果。除笔者已综述过的军团病、旅游者腹泻、杜氏嗜血菌病、红斑性天疱疮、溃疡病、细菌性痢疾、鼠伤寒、利斯特氏菌感染等疾患外,近年义拓宽到下列疾病的治疗,收到较好效果。1.支气管哮喘新近 Migatake 报道,EM 对慢性哮喘有良好作用,患者在无细菌感染迹象时少量用药即可显效,提示与抗微生物效应无关。对23例经皮肤划痕试验确诊为变应型和非变应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确定使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
关键词: 应用举隅 药代动力学 联合用药 药效学 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临床药理学 静脉给药 临床使用过程 激动剂
摘要: 青霉素临床应用广泛,且久用不衰,用药剂量年复渐增。如何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这是临床药理学值得探讨的问题。专家、学者们已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都进行过详细地论述。本文结合临床体会从用方法,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等方面谈一点浅见,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抗癌化疗 药效动力学 临床药理学 给药方案 肿瘤生物学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细胞增殖动力学 药物治疗 抗癌药物
摘要: 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以后发展迅速,但以寻找新药为主,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近20年来才被重视,后者侧重于药物、肿瘤和宿主三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肿瘤生物学和细胞增殖动力学等。因此,只有对抗癌化疗的临床药理学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才能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和对新药作出正确的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 炮姜 临床药理学 便秘 痹症
摘要: 炮姜系干姜经武火急炒至外皮焦黄色而成。《神农本草经》载有生姜、干姜。而无炮姜的记载。自《金匮》治肺痿之甘炒干姜汤中,仲景将干姜炮用,遂开后世使用炮美之先河。据诸家本草纂述,认为炮姜辛减而味苦,性温。有温中止痛。
关键词: 乙胺碘呋酮 药理学
摘要: 乙胺碘呋酮(Amiodroine,Ami)是唯一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AAD),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VAS)及其复发的预防,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恶性VAS 的治疗。近年,Ami 还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绞痛的治疗。但由于Ami 有比较复杂的药代学和药效学过程,如分布、吸收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多且严重等,对它的广泛应用带来诸多困难和限制,并引起许多争议。在美国。
关键词: 阿屈可林 药理学
摘要: 阿屈可林(Atracurium,下称ATC)是一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新型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作用时间短,对循环功能影响轻,不依赖肝肾排泄,无蓄积作用和残余肌松作用等优点,目前已公认ATC为临床麻醉中较为理想的肌松药。本文参考最近文献,综述ATC的临床药理学和应用,旨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ATC的临床药理学 1.作用强度 ATC的ED_(50)、ED_(90)和ED_(95)分别为0.12、0.18和0.2 mg/kg;颤搐反应抑制25%、50%、75%和95%所需的ATC血浓度分别为0.5、0.65、0.84和1.3mg/L。以ED_(95)为基础。
关键词: 药物治疗 副作用 锥体外系 色胺 吲哚 浮选药剂 抑制剂 受体拮抗剂 临床药理学 临床医学 治疗学
摘要: 近年来,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在某些领域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心血管、胃肠道和神经精神等疾病治疗方面,由于对药物作用的机制的知识增加,使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更趋合理。本文就心律失常、胃肠道功能紊乱及神经精神疾病方面药物治疗的某些进展作一评述。
关键词: 药物 孤儿 临床药理学 治疗学 临床医学 小儿用药 受体结合 群体药代动力学 阻断药 二十一世纪
摘要: 以二十一世纪药物治疗学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大会(CP7’92)于1992年7月26~31日在日本横滨市召开。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药理工作者30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报告论文940篇,包括特别讲座10个,专题讨论3个,大会发言133篇,一般发言794篇。 我国有1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38篇论文参加了交流。北京临床药理研究所的李家泰教授发表了“教育护士合理使用药物”,并主持分会;湖南医科大学的周宏浩教授发表了“心得安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的种族差异”;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吴德振教授发表了“消炎痛提高BM-828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抗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抗生素
摘要: 本研究所建所12年来已建立一整套从实验室到临床评价抗生素安全有效性的方法,并且用于进行大量的临床药理研究工作。研究所在分子水平进行抗生素的实验研究,所得结果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按照临床试验规范开展临床研究工作,使研究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