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他汀类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抗动脉粥样硬化
诠释
心脑血管疾病
调节血脂药
造影剂肾病
摘要:
合理用药是全球永不言衰的话题,而欲做到合理用药就须从掌握同类药物的共性入手,熟悉每个药物的个性(共性、异质性),以循证、辨证和个体化给药(量身定制)。他汀类药由于具有降脂以外的药理学效应,已从单一的调节血脂药,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而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已载入多国的最新临床指南。但也由此带来其单效应和多效应,脂、水溶性利弊的学术之争。阿托伐他汀水脂兼溶,水、脂溶性适中,并亲脂入膜,亲脂性增强对限速酶的亲和力,易透过血管平滑肌内膜和对肝脏的选择性,但更高的亲脂性则可完全的分布非肝脏组织和肌肉,带来肌毒性,因此高脂溶性的他汀类药存在更多的肌肉安全性问题。学术界的争议是正常的、有益的和必须的,仅此,才能推动理论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鉴于药品的双重性和复杂性,正确地认知一个药品(包括安全、有效、经济性),需要在人类漫长的临床实践进程中体现,从己烯雌酚到沙利度胺,再从非甾体抗炎药到钙通道阻滞剂,每每都需经过深化、反复甚至颠覆,他汀类药亦是如此。